驱动AI:提示词指令入门与场景应用
书籍简介
《驱动AI:提示词指令入门与场景应用》是由AI博主“废才俱乐部Club”主理人、外企B端产品总监朱晓阳(会计及金融专业背景,拥有MBA学位)撰写的AI实用工具书。核心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与DeepSeek、ChatGPT、Claude、Gemini、Llama、Grok、Kimi、Qwen、ChatGLM等主流大语言模型的高效协作能力,通过系统的提示词工程方法与技巧,挖掘AI工具潜力,提升工作效率。全书以“理论基础+技术进阶+实战应用”为三层架构,包含10种提示词设计模式、4类核心提示词框架及16个跨行业实战案例,所有方法与案例均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助力职场人适应AI时代的工作与生活模式。
本书共7章,内容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兼顾“认知建立”与“实操落地”,覆盖从提示词入门到AI职场应用的完整学习路径,具体内容如下:
1. 理论基础板块(第1-3章):构建AI与提示词认知体系
第1章 AI新纪元:从AI发展背景与现状切入,介绍现实中的AI应用场景及行业机遇,横向对比DeepSeek、ChatGPT、Claude、Kimi、智谱清言、通义千问等主流AI生产力工具的特点与选择指南;同时解析生成式AI的核心——Transformer架构、模型训练与推理过程,明确提示词设计对AI输出的影响及生成式AI的局限性,帮助读者建立对AI工具的客观认知。
第2章 认识提示词:定义“提示词工程”这一人机交互新范式,分类讲解提示词的类型(含分类概述、优化方向与挑战),并说明不同场景下提示词类型的选择方法,让读者理解“提示词是连接人与AI的核心桥梁”。
第3章 提示词基础及技巧:拆解提示词的组成要素,通过“反面示例与最佳实践”对比,明确提示词编写的五大核心原则、迭代优化方法及常见错误规避策略;同时介绍零样本、少样本、多样本学习的应用场景,最终以“无效提示词vs有效提示词”的案例分析,让读者直观掌握基础编写逻辑。
2. 技术进阶板块(第4-5章):掌握提示词设计方法论
第4章 提示词设计模式:系统讲解10种可直接复用的提示词设计模式,每种模式均包含“定义与意义+应用场景+设计步骤+示例+注意事项”,核心模式包括:
角色扮演模式:让AI模拟特定角色(如职场导师、法律从业者);
观众角色模式:将AI置于“受众视角”优化输出内容;
食谱模式:获取结构化的步骤式说明;
模板模式:用预设格式生成标准化内容;
元语言创建模式:定义专属的人机交互语言;
菜单操作模式:给AI设定可执行的指令集;
认知验证模式:让AI生成问题以深化对需求的理解;
语义过滤模式:控制与筛选AI输出的内容方向;
游戏模式:实现AI游戏化互动体验;
反思模式:引导AI展示思考过程,提升输出准确性。
第5章 提示词高级策略与实战技巧:聚焦“结构化提示词”与“高级框架”,先介绍提示词框架的一级/二级要素,再详解4类核心框架(APE框架:行动、目的、期望;TRACE框架:任务、请求、受众、上下文、示例;COSTAR框架:上下文、目标、风格、语气、受众、响应;TAG框架:任务、行动、目标);同时讲解结构化提示词的组成(角色定义、任务描述、技能列表等)、写作规范(模块化设计、格式规范、指令集规范等),并引入“思维链”概念,指导读者让AI实现“慢思考”,提升复杂任务处理能力。
3. 实战应用与职业发展板块(第6-7章):落地应用与长期适配
第6章 高级提示词框架应用案例精选:收录16个覆盖多领域的实战案例,每个案例均含“框架核心结构解析+功能指令使用指南”,可直接复制调整后使用,案例领域包括:
写作领域:网文小说、文章扩写、体制内公文;
自媒体领域:AI播客脚本、短视频逐字稿、影视编剧助理、短视频拍摄分镜、视频逐字稿风格仿写;
职场领域:候选人面试反馈;
知识付费领域:网课开发;
专业领域:财务比率分析、市场/行业分析报告、产品需求文档(PRD)、商业需求文档(BRD)、法律案例拆解、读书拆书。
第7章 AI时代的职场生存与发展:跳出工具使用层面,分析AI时代职场核心技能需求,指导读者如何成为“AI时代的超级个体”,帮助读者将提示词能力与长期职业发展结合,实现个人竞争力提升。
图书目录
第1章 AI新纪元(1)
1.1 新纪元的到来:机遇与挑战(1)
1.1.1 AI 发展的背景与现状(1)
1.1.2 现实中的 AI 应用场景(2)
1.1.3 AI 带来的机遇(2)
1.1.4 国内外知名 AI(3)
1.2 常见的 AI 生产力工具(4)
1.2.1 AI 生产力工具的崛起(4)
1.2.2 DeepSeek(4)
1.2.3 ChatGPT(6)
1.2.4 Claude(8)
1.2.5 Kimi(10)
1.2.6 智谱清言(11)
1.2.7 通义千问(12)
1.2.8 横向对比与选择指南(13)
1.3 生成式 AI 模型的工作原理(15)
1.3.1 Transformer 架构:生成式 AI 的核心(15)
1.3.2 模型的训练过程:从海量数据中学习(16)
1.3.3 推理过程:提示词驱动的生成机制(17)
1.3.4 提示词设计的影响(18)
1.3.5 生成式 AI 的局限性(18)
第2章 认识提示词(20)
2.1 提示词工程:人与 AI 交互的新范式(20)
2.2 提示词的类型:实现高效的 AI 理解(22)
2.2.1 提示词的分类概述(23)
2.2.2 提示词的优化与挑战(24)
2.3 提示词类型的选择与应用(25)
第3章 提示词基础及技巧(28)
3.1 提示词的组成要素(28)
3.1.1 提示词反面示例(30)
3.1.2 提示词最佳实践(30)
3.2 提示词编写基础(31)
3.2.1 五大核心原则(31)
3.2.2 迭代与优化(33)
3.2.3 常见错误及规避方法(33)
3.3 提示词编写的最佳策略(34)
3.4 零样本、少样本和多样本学习(35)
3.5 案例分析:无效提示词与有效提示词的对比(37)
3.5.1 无效提示词案例(37)
3.5.2 有效提示词案例(40)
第4章 提示词设计模式(45)
4.1 角色扮演模式:让 AI 扮演特定角色(45)
4.1.1 角色扮演模式的定义、意义与应用(46)
4.1.2 常见角色类型分类(46)
4.1.3 如何设计角色扮演模式提示词(47)
4.1.4 角色扮演模式的提示词示例(48)
4.1.5 设计角色扮演提示词的注意事项(51)
4.2 观众角色模式:将 AI 置于观众位置(52)
4.2.1 观众角色模式的定义、意义与应用(52)
4.2.2 常见观众角色类型分类(52)
4.2.3 如何设计观众角色模式提示词(53)
4.2.4 观众角色模式的提示词示例(54)
4.2.5 设计观众角色模式提示词的注意事项(57)
4.3 食谱模式:获取结构化的步骤说明(57)
4.3.1 食谱模式的定义、意义与应用(58)
4.3.2 如何设计食谱模式提示词(58)
4.3.3 食谱模式的提示词示例(59)
4.3.4 设计食谱模式提示词的注意事项(64)
4.4 模板模式:使用预设格式生成内容(65)
4.4.1 模板模式的定义、意义与应用(65)
4.4.2 如何设计模板模式提示词(65)
4.4.3 模板模式的提示词示例(66)
4.4.4 模板模式与其他生成模式的结合(69)
4.4.5 设计模板模式提示词的注意事项(71)
4.5 元语言创建模式:定义新的交互语言(72)
4.5.1 元语言创建模式的定义、意义与应用(73)
4.5.2 如何设计元语言创建模式提示词(73)
4.5.3 元语言创建模式的提示词示例(74)
4.5.4 设计元语言创建模式提示词的注意事项(76)
4.6 菜单操作模式:定义一组指令集(77)
4.6.1 菜单操作模式的定义、意义与应用(77)
4.6.2 如何设计菜单操作模式提示词(78)
4.6.3 菜单操作模式的提示词示例(79)
4.6.4 菜单操作模式与其他生成模式的结合(81)
4.6.5 设计菜单操作模式提示词的注意事项(81)
4.7 认知验证模式:生成额外的问题来提高 AI 理解(83)
4.7.1 认知验证模式的定义、意义与应用(83)
4.7.2 如何设计认知验证模式提示词(83)
4.7.3 认知验证模式的提示词示例(84)
4.7.4 认知验证模式与其他生成模式的结合(86)
4.7.5 设计认知验证模式提示词的注意事项(87)
4.8 语义过滤模式:控制与筛选输出的内容(88)
4.8.1 语义过滤模式的定义、意义与应用(88)
4.8.2 如何设计语义过滤模式提示词(89)
4.8.3 语义过滤模式的提示词示例(90)
4.8.4 语义过滤模式与其他生成模式的结合(92)
4.8.5 设计语义过滤模式提示词的注意事项(93)
4.9 游戏模式:利用 AI 实现游戏化互动体验(93)
4.9.1 游戏模式的定义、意义与应用(94)
4.9.2 如何设计游戏模式提示词(94)
4.9.3 游戏模式的提示词示例(95)
4.9.4 游戏模式与其他生成模式的结合(97)
4.9.5 设计游戏模式提示词的注意事项(97)
4.10 反思模式:让 AI 思考并展示过程(98)
4.10.1 反思模式的定义、意义与应用(98)
4.10.2 如何设计反思模式提示词(99)
4.10.3 反思模式的提示词示例(101)
4.10.4 反思模式与其他生成模式的结合(103)
4.10.5 设计反思模式提示词的注意事项(104)
第5章 提示词高级策略与实战技巧(106)
5.1 提示词框架概述(106)
5.2 提示词框架的一级要素和二级要素(108)
5.3 常见提示词框架(111)
5.3.1 APE 框架(行动、目的、期望)(111)
5.3.2 TRACE 框架(任务、请求、受众、上下文、示例)(112)
5.3.3 COSTAR 框架(上下文、目标、风格、语气、受众、响应)(114)
5.3.4 TAG 框架(任务、行动、目标)(116)
5.4 结构化提示词(117)
5.5 结构化提示词组成(121)
5.5.1 常用组成要素(121)
5.5.2 角色定义(122)
5.5.3 任务描述(122)
5.5.4 技能列表(123)
5.5.5 要求与限制(124)
5.5.6 功能模块(126)
5.5.7 工作流程(127)
5.5.8 思考过程(130)
5.5.9 指令集(131)
5.6 结构化提示词写作规范(132)
5.6.1 模块化设计基础(135)
5.6.2 模块拆分方法(137)
5.6.3 写作格式规范(139)
5.6.4 指令集规范(141)
5.6.5 质量控制规范(142)
5.7 思维链:让模型进行慢思考(143)
5.7.1 思维链的定义(143)
5.7.2 慢思考:提示词中的深度思考策略(143)
5.7.3 链式思维与提示词框架设计(144)
5.7.4 ChatGPT-o1 慢思考模型(148)
5.8 如何向 AI 提问来构建提示词框架(150)
5.8.1 识别框架核心模块(151)
5.8.2 模块内容的补充策略(151)
5.8.3 案例实践:构建智能读书助手的提示词框架(152)
5.9 提示词工程的未来趋势(158)
第6章 高级提示词框架应用案例精选(161)
6.1 写作|网文小说提示词框架(161)
6.1.1 框架核心结构解析(167)
6.1.2 功能指令使用指南(167)
6.2 写作|文章扩写提示词框架(168)
6.2.1 框架核心结构解析(170)
6.2.2 功能指令使用指南(170)
6.3 写作|体制内公文写作助手提示词框架(170)
6.4 自媒体|AI 播客脚本提示词框架(175)
6.4.1 框架核心结构解析(179)
6.4.2 功能指令使用指南(179)
6.5 自媒体|短视频逐字稿文案撰写提示词框架(180)
6.6 自媒体|影视编剧助理提示词框架(184)
6.6.1 框架核心结构解析(189)
6.6.2 功能指令使用指南(189)
6.7 自媒体|短视频拍摄分镜工作流程提示词框架(190)
6.8 自媒体|视频逐字稿风格仿写提示词框架(194)
6.9 职场|候选人面试反馈提示词框架(196)
6.10 知识付费|网课开发提示词框架(203)
6.10.1 框架核心结构解析(209)
6.10.2 功能指令使用指南(210)
6.11 财务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提示词框架(211)
6.12 行业分析|市场/行业分析报告提示词框架(214)
6.12.1 框架核心结构解析(217)
6.12.2 功能指令使用指南(218)
6.13 产品经理|产品需求文档撰写提示词框架(218)
6.13.1 框架核心结构解析(220)
6.13.2 功能指令使用指南(221)
6.14 产品经理|商业需求文档撰写提示词框架(221)
6.14.1 框架核心结构解析(223)
6.14.2 功能指令使用指南(224)
6.15 法律|法律案例拆解提示词框架(224)
6.15.1 框架核心结构解析(227)
6.15.2 功能指令使用指南(228)
6.16 读书|读书拆书提示词框架(228)
6.16.1 框架核心结构解析(230)
6.16.2 功能指令使用指南(230)
第7章 AI时代的职场生存与发展(231)
7.1 未来职场所需的核心技能(231)
7.2 成为 AI 时代的超级个体(232)
参考文献(235)
适合人群
泛职场人群:所有希望在AI时代提升竞争力的职场人,包括刚入职场的新人、寻求效率突破的资深员工,以及需要提升团队AI协作效能的管理者;
高频信息处理职业群体:产品经理、自媒体创作者、内容运营、人力资源、财务分析、法律从业者等需长期处理文字、数据或文档的岗位,可直接复用书中专业案例框架;
AI工具使用者:已接触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但因“提示词质量低”导致AI输出效果差,需系统方法论提升协作能力的人群;
业务场景需求者:需要为特定业务(如公文写作、网课开发、市场分析)构建专属提示词框架,但缺乏设计逻辑的职场人士。
推荐理由
系统完整,从入门到精通:覆盖“AI基础认知→提示词编写技巧→设计模式→高级框架→行业实战”全链路,不仅讲解“怎么用”,更深入解释“为什么这么用”,帮助读者建立底层逻辑,而非单纯记忆模板;
实战导向,即学即用:16个案例均来自真实工作场景,且配套电子版框架(上传至飞书文档),读者可直接复制、调整后应用于工作,无需从零搭建,大幅降低落地成本;
方法论扎实,可举一反三:提炼的10种提示词设计模式、4类核心框架具有通用性,既能应对书中案例场景,也能迁移到教育、医疗文案等其他领域,适配不同大模型特性;
紧跟前沿,适配主流模型:内容覆盖截至成书时的所有主流大模型(DeepSeek、ChatGPT、Claude、Gemini等),提示词设计逻辑符合最新模型的交互习惯,避免“学完即过时”;
作者背景权威,实践经验足:作者朱晓阳拥有会计金融+MBA复合背景,作为外企B端产品总监,2022年起已通过团队实践探索提示词应用,书中方法均经过企业级场景验证,可信度高。
总结
《驱动AI:提示词指令入门与场景应用》并非一本单纯的“AI工具说明书”,而是AI时代的“职场效率方法论手册”。它以提示词为核心纽带,连接“工具使用”与“职业价值”——既解决“当下如何用好AI”的实操问题,通过可复用的框架与案例帮助读者快速提升工作效率;也提供“长期如何适应AI时代”的发展思路,指导读者将提示词能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无论你是AI新手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使用者,都能通过本书掌握“让AI精准响应需求”的能力,将AI从“泛用助手”转变为“专属业务伙伴”,最终实现工作效率与职场竞争力的双重提升。
购买此书
前往购买版权及免责申明:本文由@人工智能研究所原创发布。该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puzi.cn/ai-books/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