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on:开源 AI 编程助手指挥中心,强化知识协作与多工具集成
一、Archon是什么?
Archon是一款开源的AI编程助手指挥中心,同时作为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服务器,旨在通过知识管理、任务协同和多工具集成,增强AI编程助手(如Claude Code、Kiro等)的能力。它支持智能文档处理、向量搜索、项目任务管理,并通过标准化协议实现多工具协作,适用于开发团队、独立开发者等场景。
简单来说,Archon的核心目标是为AI编程助手提供统一的“资源池”和“协作框架”:一方面,它能集中管理知识(如技术文档、代码示例)和任务(如项目开发进度);另一方面,它通过MCP协议让多个AI助手能共享这些资源,实现“协同工作”。无论是开发团队还是独立开发者,都能通过Archon让AI助手更“懂”项目背景、更高效地完成编程任务。
Archon目前处于beta阶段,代码完全开源,开发者可自由使用、修改和贡献,其设计理念是“让AI编程助手从‘独立工具’变成‘协作团队’”。
二、功能特色
Archon的功能围绕“增强AI编程助手能力”和“促进资源协作”展开,核心特色可分为四大模块,每个模块都针对实际开发场景中的痛点设计。
1. 智能知识管理:让AI助手“满腹经纶”
知识是AI编程助手的“燃料”,但分散的文档、代码片段往往难以被有效利用。Archon的知识管理功能通过全流程自动化处理,让AI助手能快速获取所需知识。
智能网页爬取:支持自动识别文档网站(如官方API文档、技术博客)和站点地图(sitemap),批量爬取内容并去重。例如,开发者只需输入一个框架的官方文档网址,Archon会自动爬取所有子页面,无需手动复制粘贴。
多格式文档处理:支持上传PDF、Word、Markdown、TXT等格式文件,自动进行“智能分块”——根据内容逻辑(如章节、代码块、段落)拆分文档,避免因文本过长导致AI理解断层。例如,一份500页的技术手册会被拆分为“安装指南”“API列表”“示例代码”等独立区块。
代码示例提取:自动识别文档中的代码片段(支持Python、Java、JavaScript等主流语言),提取后单独索引,方便AI助手快速调用。例如,文档中“如何用FastAPI创建接口”的代码示例会被标记为“FastAPI-接口创建”,后续可通过关键词直接检索。
向量搜索:基于上下文嵌入(Embedding)技术实现语义搜索,而非简单的关键词匹配。例如,搜索“如何处理JSON数据”时,不仅能找到包含“JSON”的内容,还能匹配“解析字典数据”“序列化对象”等相关知识。
源管理:按来源(如“官方文档”“博客”“本地文件”)、类型(如“API说明”“错误处理”)和标签(如“Python”“前端”)对知识分类,支持批量编辑和删除,避免知识混乱。
2. 任务管理:让AI助手“目标明确”
脱离项目任务的知识是零散的,Archon的任务管理功能将知识与具体开发目标绑定,让AI助手知道“该做什么”。
项目与任务创建:支持创建项目(如“电商网站后端开发”),并在项目下拆分任务(如“设计用户登录接口”“修复支付模块bug”),每个任务可关联知识库中的相关文档(如“用户认证API文档”)。
任务状态跟踪:任务支持“待处理”“进行中”“已完成”等状态标记,开发者可添加备注(如“需要参考OAuth2协议”),AI助手通过MCP协议读取任务信息后,能更聚焦于当前目标。
跨工具任务同步:当开发者在Claude Code中更新任务进度后,Archon会自动同步至全局任务列表,其他AI助手(如Kiro)打开同一项目时,能实时看到最新状态,避免重复劳动。
3. 多工具集成:让AI助手“协同作战”
不同AI助手各有优势(如Claude擅长长文本理解,Cursor擅长实时代码修改),Archon通过MCP协议让它们“各司其职”。
主流AI编程助手兼容:已支持Claude Code、Kiro、Cursor等工具,通过MCP协议连接后,这些工具可直接调用Archon的知识和任务资源。例如,在Cursor中编写代码时,可直接触发“从Archon知识库获取示例”的操作。
MCP工具集:提供一系列标准化工具函数,帮助AI助手与Archon交互,例如:
archon:find_versions:查询项目代码的历史版本(需关联Git仓库);archon:manage_version:创建或切换代码版本;archon:search_knowledge:调用向量搜索接口查找相关知识;archon:update_task:更新任务状态。工具权限控制:可设置不同AI助手的访问权限(如“只读知识库”“可编辑任务”),避免资源误操作。
4. 实时更新:让资源“与时俱进”
知识和任务不是静态的,Archon能随着开发过程自动更新,确保AI助手获取的信息始终最新。
知识实时同步:当新文档上传、网页爬取完成或代码示例更新时,知识库会立即重新索引,向量搜索结果同步刷新。
任务动态联动:任务状态变更、备注修改会实时同步至所有关联的AI助手,例如开发者在Archon中标记“支付模块bug已修复”,Claude Code在处理后续任务时会自动跳过该问题。
三、技术细节
Archon的技术架构围绕“前后端分离”“容器化部署”和“可扩展性”设计,各模块职责清晰,便于维护和二次开发。
1. 技术栈概览
| 模块 | 核心技术/工具 | 作用 |
|---|---|---|
| 前端 | React、TypeScript、TailwindCSS | 提供用户界面,包括知识库管理、任务看板等 |
| 后端 | Python、FastAPI | 处理业务逻辑,提供API接口和MCP服务 |
| 数据库 | Supabase(PostgreSQL+Redis) | 存储知识、任务数据,支持向量搜索 |
| 文档处理 | LangChain、Unstructured | 解析PDF、Word等文件,实现智能分块 |
| 向量嵌入 | OpenAI Embeddings(可选Gemini/Ollama) | 将文本转为向量,支持语义搜索 |
| 部署工具 | Docker、Docker Compose | 容器化编排,简化部署流程 |
| 辅助工具 | Makefile、dotenv | 自动化构建、环境变量管理 |
2. 前端架构(archon-ui-main/)
前端采用React框架,通过TypeScript确保类型安全,使用TailwindCSS实现响应式设计,主要包含以下模块:
页面组件:
src/pages/目录下包含知识库管理页(KnowledgeBase.tsx)、任务管理页(Tasks.tsx)、工具集成页(Integrations.tsx)等,每个页面对应独立的路由。状态管理:使用React Context API管理全局状态(如用户登录信息、当前项目),局部状态通过组件内
useState处理。API交互:
src/services/api.ts封装了与后端的通信逻辑,通过Axios发送请求,支持拦截器处理错误和身份验证。UI组件库:基于TailwindCSS自定义组件(如
src/components/Button.tsx、src/components/Modal.tsx),确保界面风格统一。
3. 后端架构(python/)
后端基于FastAPI构建,采用模块化设计,代码结构清晰,主要包含:
主服务(server/):
main.py是入口文件,定义了API路由和MCP协议接口;dependencies.py处理依赖注入(如数据库连接、权限验证)。MCP模块(mcp/):
protocol.py实现MCP协议规范,tools/目录包含find_versions、search_knowledge等工具函数的具体逻辑。知识管理模块(knowledge/):
crawling.py处理网页爬取,processing.py负责文档分块和代码提取,vector_store.py对接Supabase向量数据库。任务管理模块(tasks/):
crud.py实现任务的创建、查询、更新等操作,models.py定义任务数据结构(基于Pydantic)。代理服务(proxy/):
proxy.py处理AI助手与Archon的通信代理,支持跨域请求和流量控制。
4. 数据库设计(Supabase)
Archon依赖Supabase提供的PostgreSQL数据库和向量存储功能,核心表结构如下:
knowledge_sources:存储知识来源信息(如网址、文件路径、类型);
knowledge_chunks:存储拆分后的文档块,包含文本内容、向量嵌入、关联的来源ID;
code_examples:存储提取的代码片段,包含语言类型、代码内容、关联的文档块ID;
projects:存储项目信息(名称、描述、创建时间);
tasks:存储任务信息(标题、状态、关联的项目ID、关联的知识ID)。
数据库初始化脚本位于migration/complete_setup.sql,执行后会自动创建上述表和索引(如向量搜索所需的pgvector索引)。
5. 部署与配置
Archon支持本地部署和服务器部署,核心依赖Docker实现环境隔离,具体配置如下:
环境变量:
.env.example提供配置模板,需修改的关键参数包括Supabase的URL和密钥(SUPABASE_URL、SUPABASE_KEY)、OpenAI API密钥(OPENAI_API_KEY)、后端端口(BACKEND_PORT)等。Docker Compose:
docker-compose.yml定义了前端、后端、数据库代理等服务的启动配置,通过docker compose up可一键启动所有组件。开发模式:支持“混合开发模式”(前端用Node.js本地启动,后端用Docker运行),便于实时调试,需安装Node.js 18+和Make工具。

四、应用场景
Archon的设计初衷是解决AI编程助手在实际开发中的协作和资源管理问题,以下是其典型应用场景:
1. 开发团队协作:统一项目知识与任务
在多人开发的项目中,新成员常需要花大量时间熟悉文档,AI助手也因“信息差”频繁给出不符合项目规范的建议。通过Archon:
团队可将项目文档(如架构设计、接口规范)上传至知识库,AI助手(如Claude Code)能快速检索并生成符合规范的代码;
项目经理在Archon创建任务(如“开发用户注册模块”)并关联“用户表设计文档”,所有开发者的AI助手都能获取任务详情,避免重复沟通;
当项目文档更新(如接口参数修改),Archon实时同步至知识库,AI助手生成的代码会自动适配新规范。
2. 独立开发者:高效管理碎片化知识
独立开发者常面对“需要时找不到资料”的问题,Archon可成为个人知识管家:
爬取常用框架的官方文档(如Django、Vue)并分类存储,编写代码时通过向量搜索快速调用示例;
将调试过程中解决的“疑难bug”记录为知识块,标记“Python”“异常处理”标签,后续遇到类似问题时,AI助手(如Cursor)能直接参考解决方案;
拆分个人项目为任务(如“完成登录页UI”“对接支付API”),AI助手根据任务进度提供阶段性建议(如“现在需要调用Stripe的支付接口,是否需要获取相关文档?”)。
3. 技术文档维护:让文档与代码联动
技术文档常因代码更新而滞后,Archon可实现文档与代码的同步:
上传代码仓库的README和注释文档,Archon自动提取其中的功能说明和使用示例;
当代码版本更新(如新增API),通过
archon:find_versions工具对比差异,AI助手可自动生成文档更新建议;开发者可在Archon中标记“待补充文档”的任务,关联对应的代码文件,确保文档与代码版本一致。
4. 多AI工具协同:发挥工具各自优势
不同AI助手的特长不同,Archon可让它们“互补合作”:
用Claude Code基于知识库的技术文档生成详细的代码框架(利用其长文本理解能力);
用Cursor打开生成的代码框架,通过Archon调用知识库中的代码示例,进行实时修改和调试(利用其代码实时编辑能力);
用Kiro基于Archon的任务列表,检查代码是否符合当前任务目标(利用其逻辑校验能力)。
五、使用方法
Archon的使用需完成环境准备、配置和启动三个步骤,以下是详细流程(以全Docker模式为例):
1. 环境准备
确保本地安装以下工具:
Docker Desktop(用于容器化运行,支持Windows、macOS、Linux);
Git(用于克隆仓库);
Supabase账户(免费 tier 足够个人使用,也可部署本地Supabase);
OpenAI API密钥(或Gemini、Ollama的API凭证,用于向量嵌入)。
2. 克隆仓库与配置环境
# 克隆仓库(stable分支更稳定,适合用户使用) git clone -b stable https://github.com/coleam00/archon.git cd archon # 复制环境变量模板并修改 cp .env.example .env
打开.env文件,填写关键参数:
SUPABASE_URL:Supabase项目的URL(在Supabase控制台“设置-API”中获取);SUPABASE_KEY:Supabase的anon/public密钥(同上);OPENAI_API_KEY:OpenAI的API密钥(若使用Gemini,需修改为GEMINI_API_KEY);其他参数(如
BACKEND_PORT=8000、FRONTEND_PORT=3000)可保持默认,也可根据需要修改。
3. 初始化数据库
登录Supabase控制台,进入项目的“SQL编辑器”,创建新查询并粘贴migration/complete_setup.sql中的内容,点击“运行”。该脚本会自动创建所需的表、索引和函数(包括pgvector扩展,用于向量搜索)。
4. 启动服务
# 构建并启动所有服务(首次启动需下载镜像,耗时较长) docker compose up --build -d # 查看服务状态(确保frontend、backend、proxy均为running状态) docker compose ps
启动成功后,通过浏览器访问http://localhost:3000(默认前端端口)即可打开Archon界面。
5. 基础操作示例
(1)添加知识
进入“知识库”页面,点击“添加知识”;
选择来源类型(如“网页”),输入网址(如
https://fastapi.tiangolo.com/),点击“爬取”;爬取完成后,系统自动分块并索引,可在“知识列表”中查看和编辑。
(2)创建任务
进入“项目”页面,点击“新建项目”,输入名称(如“个人博客后端”);
在项目内点击“新建任务”,输入标题(如“设计文章表结构”),关联知识库中“SQL表设计示例”的文档块;
标记任务状态为“进行中”,AI助手连接后可自动获取任务信息。
(3)集成AI助手
进入“工具集成”页面,选择要连接的AI助手(如Claude Code);
按照提示在AI助手中配置MCP服务器地址(默认
http://localhost:8000/mcp);完成后,在AI助手中输入指令时,可触发
archon:search_knowledge等工具调用。

六、常见问题解答(FAQ)
1. 启动后无法访问界面,如何排查?
检查Docker服务是否正常运行(
docker info命令无报错);查看容器日志:
docker compose logs frontend(前端)或docker compose logs backend(后端),根据错误信息调整配置(如端口冲突需修改.env中的FRONTEND_PORT);确认Supabase数据库已执行
complete_setup.sql脚本,且.env中的Supabase凭证正确。
2. 支持哪些AI编程助手?是否需要付费?
目前已兼容Claude Code、Kiro、Cursor,后续会逐步支持更多工具(可在GitHub Issues提出需求);
Archon本身是开源免费的,但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第三方服务费用(如OpenAI API调用费、Supabase超出免费额度的存储/流量费)。
3. 文档爬取时遇到反爬机制怎么办?
Archon的爬取模块支持基础的请求头模拟(如设置User-Agent),若网站反爬严格,可在
python/knowledge/crawling.py中修改crawl_website函数,添加代理或延迟请求逻辑;对于无法爬取的网站,建议手动下载文档后上传至Archon。
4. 如何更新Archon到最新版本?
若使用stable分支:
git pull origin stable,然后重新执行docker compose up --build -d;注意:更新前建议备份Supabase数据库(通过Supabase控制台的“备份”功能),避免数据丢失。
5. 本地没有Docker,能否直接部署?
可以,但需手动安装依赖:
前端:
cd archon-ui-main && npm install && npm start;后端:
cd python &&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 uvicorn server.main:app --host 0.0.0.0 --port 8000;需确保本地PostgreSQL已安装
pgvector扩展,并手动执行数据库脚本。
七、相关链接
八、总结
Archon作为开源的AI编程助手指挥中心,通过知识管理、任务协作和多工具集成,有效解决了AI编程助手资源分散、协作低效的问题。它基于React和FastAPI构建,依赖Supabase实现数据存储,支持Docker快速部署,适用于开发团队、独立开发者等多种场景。无论是集中管理技术文档、同步项目任务,还是让不同AI助手协同工作,Archon都能提供稳定的支持,目前处于beta阶段,欢迎用户体验和开发者参与完善。
版权及免责申明:本文由@AI工具箱原创发布。该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puzi.cn/ai-news/archon.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