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code:开源 Claude Code 增强工具包,提升 AI 辅助编程效率
一、Opcode是什么
Opcode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开源桌面应用程序和工具包,专为增强Claude Code的使用体验而设计。它通过提供直观的图形界面和丰富的功能集,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利用Claude Code进行软件开发。作为一个独立开发的项目,Opcode并不隶属于Anthropic公司,也未得到其官方认可或赞助。需要注意的是,Claude是Anthropic, PBC的商标,Opcode仅仅是作为一款第三方工具来增强Claude Code的使用体验。
Opcode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开发者在使用Claude Code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项目管理复杂、会话历史难以追踪、API使用成本不透明等问题,通过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让AI辅助开发变得更加高效、可控和透明。
无论是个人开发者还是团队,都可以通过Opcode优化与Claude Code的交互方式,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开发效率,同时更好地管理和控制AI使用成本。
二、功能特色
Opcode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功能,涵盖了项目管理、AI代理、使用分析、服务器管理和会话版本控制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其主要功能特色的详细介绍:
2.1 项目与会话管理
Opcode提供了全面的项目和会话管理功能,让开发者能够轻松掌控所有与Claude Code相关的工作内容:
可视化项目浏览器:通过直观的界面展示存储在
~/.claude/projects/
目录中的所有Claude Code项目,开发者可以快速浏览和切换不同项目。会话历史记录:自动记录所有与Claude Code的交互会话,支持查看完整的会话历史,包括提问内容、AI回复以及时间戳等信息。
智能搜索功能:内置强大的搜索工具,可根据关键词快速查找特定项目或会话内容,节省查找时间。
会话洞察:直观展示每个会话的首次消息、最后更新时间戳和其他元数据,帮助开发者快速了解会话的核心内容和状态。
会话分类与标签:支持对会话进行分类和添加标签,便于按不同维度(如项目、功能模块、问题类型等)组织和管理会话。
2.2 CC代理(Agents)
Opcode的代理功能允许开发者创建和管理专用的AI代理,以满足不同的开发需求:
代理功能 | 描述 |
---|---|
自定义系统提示 | 可根据特定任务需求,为代理设置自定义的系统提示,引导AI以特定方式响应 |
代理库 | 支持创建多个代理并组成代理库,针对不同开发场景(如代码审查、调试、文档生成等)使用专用代理 |
后台执行 | 代理可在单独进程中运行,实现非阻塞操作,不影响主界面的使用 |
执行历史 | 详细记录所有代理的运行日志和性能指标,包括调用次数、响应时间、令牌使用量等 |
代理共享 | 支持导出和导入代理配置,方便团队内部共享优质代理设置 |
代理参数调整 | 可调整代理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值(temperature)、最大令牌数等,控制AI输出的风格和长度 |
2.3 使用分析仪表板
Opcode提供了详细的使用分析功能,帮助开发者监控和管理Claude API的使用情况:
成本跟踪:实时监控Claude API的使用情况和产生的成本,支持按日、周、月等时间维度查看费用趋势。
令牌分析:详细统计令牌的使用情况,可按模型类型、项目、时间段等多个维度进行分类分析。
可视化图表:通过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多种可视化方式,直观展示使用趋势和模式,帮助开发者发现使用规律。
数据导出:支持将使用数据导出为CSV或Excel格式,便于进行会计核算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预算设置与预警:允许设置API使用预算,并在接近或超出预算时发出提醒,帮助控制成本。
2.4 MCP服务器管理
Opcode提供了便捷的模型上下文协议(MCP)服务器管理功能:
服务器注册中心:从中央UI集中管理所有MCP服务器,无需手动编辑配置文件。
简易配置:通过图形界面轻松添加新服务器,或从现有配置文件导入服务器设置。
连接测试:在使用服务器前可进行连接测试,验证服务器的可用性和响应性。
Claude桌面版导入:支持从Claude桌面版导入服务器配置,简化迁移过程。
服务器状态监控:实时显示各服务器的连接状态、响应时间等信息,便于及时发现问题。
服务器分组:可将服务器按用途、环境等进行分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2.5 时间线与检查点
Opcode的时间线和检查点功能为会话提供了版本控制能力:
会话版本控制:允许在编码会话的任何关键点创建检查点,保存当前的会话状态和相关文件。
可视化时间线:通过分支时间线直观展示会话的发展历程,清晰呈现会话的演进过程。
即时恢复:支持一键恢复到任何之前创建的检查点,方便回退到之前的会话状态。
会话分支:可以从现有检查点创建新的会话分支,便于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而不影响主会话。
检查点对比:支持比较不同检查点之间的差异,清晰查看会话内容的变化。
自动检查点:可配置自动创建检查点的规则,如每隔一定时间或在特定操作后自动创建,避免手动操作的遗漏。
三、技术细节
Opcode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架构,结合了前端和后端的最佳实践,确保应用的性能、可靠性和跨平台兼容性。
3.1 整体架构
Opcode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设计:
前端:负责用户界面和交互逻辑
后端:处理核心业务逻辑、数据存储和系统集成
通信机制:前后端通过Tauri提供的IPC(进程间通信)机制进行高效通信
这种架构设计的优势在于:
前后端可以独立开发和测试
可以针对前端和后端分别进行性能优化
便于团队协作,不同开发者可以专注于不同部分的开发
3.2 前端技术栈
Opcode的前端基于现代Web技术构建:
核心框架:React,用于构建组件化的用户界面
状态管理:Zustand,轻量级的状态管理库,相比Redux更加简洁
UI组件:可能使用了主流的UI组件库(如Material-UI或Ant Design)构建一致的用户界面
路由管理:React Router,处理应用内部的页面导航
数据可视化:可能使用Chart.js或D3.js实现分析仪表板的图表展示
样式解决方案:可能采用CSS Modules或Styled Components实现组件样式的封装
前端架构遵循组件化设计原则,将界面拆分为可复用的组件,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3.3 后端技术栈
Opcode的后端采用高性能的Rust语言结合Tauri框架:
核心语言:Rust,提供内存安全、高性能和并发支持
框架:Tauri 2,用于构建跨平台的桌面应用,相比Electron更加轻量
命令处理:通过Tauri的命令系统处理前端发起的各种请求
文件系统交互:直接与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交互,管理项目文件和检查点
Rust语言的选择为Opcode带来了以下优势:
内存安全,减少运行时错误和崩溃
高性能,处理大量数据和复杂操作时表现优异
强大的类型系统,在编译时捕获更多错误
良好的跨平台支持,便于实现一次编写,多平台运行
3.4 数据存储
Opcode使用多种数据存储方式满足不同的需求:
SQLite数据库:存储代理配置、会话元数据、使用统计等结构化数据
文件系统:存储项目文件、会话内容、检查点快照等
压缩算法:使用zstd压缩算法对检查点中的文件快照和会话状态进行压缩,减少存储空间占用
这种混合存储策略的优势在于:
结构化数据使用数据库存储,便于查询和管理
大文件和二进制数据直接存储在文件系统,提高性能
压缩算法减少存储空间,同时保持较快的压缩和解压缩速度
3.5 网络通信
Opcode涉及多种网络通信场景:
API客户端:与Claude API进行通信,发送请求并处理响应
MCP服务器通信:与模型上下文协议服务器交互
GitHub集成:通过GitHub API实现代理配置的导入和导出
网络通信模块实现了错误处理、超时控制和重试机制,确保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也能提供可靠的服务。
3.6 项目结构
Opcode的项目结构组织清晰,便于开发和维护:
opcode/ ├── src/ # React 前端 │ ├── components/ # UI 组件 │ │ ├── common/ # 通用组件(按钮、输入框等) │ │ ├── project/ # 项目管理相关组件 │ │ ├── agent/ # 代理相关组件 │ │ ├── dashboard/ # 仪表板相关组件 │ │ └── timeline/ # 时间线相关组件 │ ├── lib/ # API 客户端和工具函数 │ │ ├── api/ # 与后端通信的API客户端 │ │ ├── utils/ # 通用工具函数 │ │ └── hooks/ # 自定义React Hooks │ ├── store/ # Zustand状态管理 │ ├── pages/ # 页面组件 │ └── assets/ # 静态资源(图片、样式等) ├── src-tauri/ # Rust 后端 │ ├── src/ │ │ ├── commands/ # Tauri 命令处理器 │ │ ├── checkpoint/ # 时间线和检查点管理 │ │ ├── process/ # 进程管理(代理后台运行等) │ │ ├── storage/ # 数据存储相关 │ │ ├── network/ # 网络通信相关 │ │ └── main.rs # 程序入口 │ └── tests/ # Rust 测试套件 ├── public/ # 公共资源 ├── package.json # 前端依赖配置 ├── Cargo.toml # Rust 依赖配置 └── README.md # 项目说明文档
这种结构将前端和后端代码清晰分离,同时在各自部分内部又按功能模块进行组织,使开发者能够快速定位和修改代码。
四、应用场景
Opcode适用于多种开发场景,能够帮助不同类型的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
4.1 个人开发者日常开发
对于个人开发者而言,Opcode可以成为日常开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项目管理:个人开发者通常同时处理多个项目,Opcode的项目浏览器和会话管理功能可以帮助他们轻松切换不同项目,快速查找历史会话和解决方案。
代码调试:当遇到复杂的代码问题时,可以创建专门的调试代理,配置特定的系统提示,引导Claude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调试建议。
学习新技能:在学习新的编程语言或框架时,Opcode的会话历史和检查点功能可以记录整个学习过程,方便回顾和复习,同时可以创建分支会话尝试不同的示例代码。
成本控制:个人开发者通常对API使用成本更为敏感,Opcode的使用分析仪表板可以帮助他们监控开支,设置预算预警,避免意外的高额费用。
4.2 团队协作开发
在团队协作开发环境中,Opcode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知识共享:团队成员可以共享代理配置,确保每个人都使用经过优化的提示词,提高团队整体的AI使用效率。
开发标准化:通过创建标准化的代理和会话模板,确保团队在处理同类问题时有统一的方法和流程。
项目交接:当项目需要交接时,完整的会话历史和检查点可以帮助新接手的开发者快速了解项目背景和之前的解决方案。
成本分配:团队可以通过Opcode的使用分析功能,按项目或团队成员分配API使用成本,实现更精确的成本管理。
4.3 开源项目开发
对于开源项目开发者,Opcode提供了特别有用的功能:
社区支持:可以为开源项目创建专用的代理,配置项目相关的知识和常见问题解答,帮助社区成员更快地参与贡献。
开发记录:通过时间线和检查点功能记录项目的重要开发节点和决策过程,成为项目文档的有益补充。
代码审查辅助:创建代码审查代理,帮助自动化部分代码审查工作,提高审查效率和质量。
文档生成:利用定制的文档生成代理,从代码和会话历史中提取信息,自动生成或更新项目文档。
4.4 教育和培训场景
在编程教育和培训领域,Opcode也有其独特价值:
学习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与AI的交互,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和进度。
示例演示:教师可以创建包含检查点的教学会话,在课堂上演示不同的编程概念和解决方案,随时回退和重新演示。
个性化学习: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创建不同的代理,提供适合其能力的学习材料和指导。
作业辅助:学生可以使用Opcode管理作业相关的会话,记录解题思路,便于复习和教师批改。
4.5 研究和实验场景
对于进行编程研究或实验的人员,Opcode提供了理想的工具支持:
实验记录:精确记录每次实验的参数、代码和结果,通过检查点可以重现实验过程。
变量控制:使用会话分支功能,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一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数据分析:利用Opcode的分析功能,研究不同提示词和参数对AI输出质量的影响。
多模型比较:通过MCP服务器管理功能,方便地在不同的AI模型之间切换,比较它们在相同任务上的表现。
五、使用方法
5.1 安装与配置
5.1.1 系统要求
Opcode作为基于Tauri的跨平台应用,支持以下操作系统:
Windows 10及以上版本
macOS 10.15及以上版本
Linux(主要发行版,如Ubuntu 18.04+, Fedora 32+等)
硬件要求:
处理器:Intel Core i5或同等性能的处理器
内存:至少4GB RAM(推荐8GB及以上)
存储空间:至少200MB可用空间
网络连接:需要互联网连接以使用Claude API和更新功能
5.1.2 安装步骤
Opcode的安装过程简单直观:
从GitHub仓库的Releases页面下载适用于您操作系统的最新版本安装包。
对于Windows用户:运行下载的.exe安装文件,按照安装向导的指示完成安装。
对于macOS用户:打开下载的.dmg文件,将Opcode拖放到Applications文件夹中。
对于Linux用户:根据下载的包类型(.deb或.rpm),使用相应的包管理器进行安装,例如:
# 对于Debian/Ubuntu系统 sudo dpkg -i opcode_xxx.deb # 对于Fedora/RHEL系统 sudo rpm -i opcode_xxx.rpm
5.1.3 初始配置
首次启动Opcode后,需要进行一些基本配置:
API密钥设置:
在欢迎界面点击"设置API密钥"
输入您的Claude API密钥
点击"验证"按钮确认密钥有效
点击"保存"完成设置
项目目录配置:
系统默认使用
~/.claude/projects/
作为项目目录如需更改,点击"更改目录"按钮选择新的项目目录
确认后点击"下一步"
服务器配置(可选):
可以选择"导入Claude桌面版配置"或"手动添加服务器"
对于手动添加,需要输入服务器名称、URL和必要的认证信息
完成后点击"测试连接"验证服务器可用性
点击"完成"结束初始配置
5.2 基本操作指南
5.2.1 项目管理
创建新项目:
在主界面点击左侧导航栏的"项目"
点击"新建项目"按钮
输入项目名称和描述
选择项目存储位置(默认在项目目录下)
点击"创建"完成新项目创建
打开现有项目:
在项目浏览器中浏览或搜索项目
点击项目名称打开项目
项目打开后,会显示该项目的所有会话和文件
导入外部项目:
点击"导入项目"按钮
选择包含项目文件的文件夹
输入项目名称(可选,默认为文件夹名称)
点击"导入"将项目添加到项目列表
项目设置:
打开项目后,点击右上角的"设置"图标
可以修改项目名称、描述
配置项目特定的代理设置
设置项目的自动检查点规则
点击"保存"应用更改
5.2.2 会话管理
创建新会话:
在打开的项目中,点击"新建会话"按钮
输入会话标题和初始消息
选择要使用的代理(默认为通用代理)
点击"创建会话"开始与Claude的交互
使用会话:
在会话界面,底部输入框中输入消息
点击"发送"按钮或按Enter键发送消息
等待Claude的响应,响应会实时显示在会话窗口中
可以使用工具栏中的按钮格式化消息(如代码块、列表等)
会话操作:
添加标签:点击会话顶部的"添加标签",输入标签名称并确认
重命名:点击会话标题旁的"编辑"图标,修改名称后保存
删除:点击会话顶部的"删除"按钮,确认后删除会话
导出:点击"导出"按钮,选择导出格式(如Markdown、JSON)保存会话内容
搜索会话:
在左侧会话列表上方的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系统会实时显示包含关键词的会话
可以使用高级搜索选项(如按日期、标签、代理等筛选)
5.2.3 代理管理
创建新代理:
点击左侧导航栏的"代理"
点击"新建代理"按钮
输入代理名称和描述
在"系统提示"框中输入自定义的提示词
配置其他参数(如温度值、最大令牌数等)
点击"保存"创建代理
使用代理:
在创建新会话时,从代理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代理
在现有会话中,可以点击会话顶部的"更换代理"按钮切换代理
点击代理名称旁的"使用"按钮,可以直接创建使用该代理的新会话
代理库管理:
代理库中显示所有已创建的代理
可以按类别筛选代理(如开发、调试、文档等)
点击代理卡片查看详情或进行编辑
支持代理的导入和导出,便于共享和备份
代理设置调整:
温度值(Temperature):控制输出的随机性,0表示更确定,1表示更多样化
最大令牌数(Max Tokens):限制单次响应的长度
停止序列(Stop Sequences):设置使AI停止生成的字符串
频率惩罚(Frequency Penalty):减少重复内容的生成
存在惩罚(Presence Penalty):鼓励生成新主题
编辑代理时,可以调整以下关键参数:
5.2.4 使用分析仪表板
访问仪表板:
点击左侧导航栏的"仪表板"进入分析界面
默认显示过去30天的使用数据总览
查看使用统计:
成本概览:查看总花费和每日平均花费
令牌使用:查看总令牌消耗和输入/输出令牌比例
模型使用:比较不同Claude模型的使用情况
项目分布:查看各项目的API使用占比
时间范围筛选:
使用顶部的时间选择器选择不同的时间范围(今日、昨日、7天、30天、自定义)
选择后,所有图表和统计数据会自动更新
数据导出:
点击"导出数据"按钮
选择导出格式(CSV或Excel)
选择要导出的数据范围和类型
点击"确认导出"保存数据文件
预算设置:
点击"预算设置"按钮
输入每月预算金额
设置预警阈值(如预算的80%)
选择预警方式(应用内通知、邮件等)
点击"保存设置"启用预算管理
5.3 高级功能使用
5.3.1 MCP服务器管理
添加新服务器:
进入"服务器"页面,点击"添加服务器"
输入服务器名称、URL
根据服务器要求配置认证方式(API密钥、用户名密码等)
点击"测试连接"验证服务器可用性
点击"保存"添加服务器
服务器分组:
点击"创建分组"按钮
输入分组名称(如"生产环境"、"测试环境")
选择要添加到该分组的服务器
点击"创建"完成分组
服务器测试与监控:
点击服务器卡片上的"测试"按钮进行连接测试
查看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和状态
点击"监控"按钮查看服务器的历史性能数据
设置服务器健康检查频率和告警阈值
导入/导出服务器配置:
点击"导入配置"可以从文件导入多个服务器设置
选择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点击"导出配置"保存为备份文件
支持从Claude桌面版导入服务器配置
5.3.2 时间线与检查点
创建检查点:
在会话界面,点击顶部的"创建检查点"按钮
输入检查点名称和描述(可选)
选择是否包含相关文件快照
点击"创建"保存当前会话状态
浏览时间线:
点击会话界面的"时间线"标签
查看会话的完整时间线,包括所有检查点
时间线以可视化方式展示会话的发展和分支
点击任意检查点查看该时间点的会话状态
恢复检查点:
"替换当前会话":用检查点内容覆盖当前会话
"创建新分支":基于检查点创建新的会话分支
在时间线中找到需要恢复的检查点
点击检查点旁的"恢复"按钮
选择恢复方式:
确认后完成恢复操作
检查点管理:
可以重命名或删除检查点
设置自动检查点规则(如每小时或每10条消息)
清理旧的检查点以节省存储空间
导出重要的检查点作为备份
六、常见问题解答
6.1 安装与启动问题
Q1: 安装Opcode后无法启动,怎么办?
A1: 首先检查您的系统是否满足最低要求。如果系统符合要求,可以尝试以下解决方案:
Windows用户:检查是否有安全软件阻止了程序运行,尝试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macOS用户:确保已从可信来源下载,首次运行可能需要在"系统偏好设置-安全性与隐私"中允许运行
Linux用户:检查是否安装了所有必要的依赖库,可以尝试从终端启动以查看错误信息
如果问题持续,请在GitHub仓库提交issue,附上详细的错误信息和系统配置
Q2: 启动Opcode时提示"无法连接到Claude API",如何解决?
A2: 这个问题通常与API密钥或网络连接有关:
检查您的API密钥是否正确,是否有拼写错误
确认您的API密钥是否有效,没有过期或被吊销
检查网络连接,确保您可以访问互联网
如果使用代理服务器,检查代理设置是否正确
确认您所在的地区可以访问Claude API服务
尝试在设置中更新API密钥,然后重新验证
6.2 功能使用问题
Q3: 如何将Opcode中的会话导出为其他格式?
A3: 导出会话的步骤如下:
打开需要导出的会话
点击会话界面右上角的"更多选项"按钮(三个点)
选择"导出会话"选项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导出格式(支持Markdown、JSON、TXT等)
选择保存位置和文件名
点击"导出"完成操作
导出的Markdown格式会保留会话的结构和代码高亮,JSON格式包含完整的会话元数据,适合进一步处理。
Q4: 如何共享我的自定义代理配置给团队成员?
A4: 共享代理配置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通过导出/导入文件
在"代理"页面找到要共享的代理
点击代理卡片上的"更多选项"
选择"导出代理",将配置保存为.opcode-agent文件
将该文件发送给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在自己的Opcode中点击"导入代理",选择收到的文件
方式二:通过GitHub同步
将代理配置导出到项目的.git仓库中
提交并推送更改到GitHub
团队成员拉取最新代码后,在Opcode中选择"从GitHub导入代理"
选择仓库中的代理配置文件进行导入
Q5: 检查点占用太多磁盘空间,如何清理?
A5: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管理检查点的存储空间:
自动清理:进入设置页面,找到"检查点管理",设置自动清理规则,如"保留最近30天的检查点"或"最多保留50个检查点"
手动清理:在时间线页面,点击"清理检查点"按钮,选择要删除的旧检查点
调整检查点设置:减少自动创建检查点的频率,或禁用文件快照功能
批量清理:在项目设置中,选择"清理所有检查点"(谨慎使用,此操作不可恢复)
清理检查点不会影响当前会话的正常使用,只会删除历史快照。
6.3 性能与兼容性问题
Q6: Opcode运行缓慢,如何提高性能?
A6: 如果遇到性能问题,可以尝试以下优化措施:
关闭不必要的功能:在设置中禁用暂时不需要的功能,如自动检查点、实时分析等
清理缓存:进入"设置-高级",点击"清理缓存"按钮
减少同时打开的会话数量:关闭不需要的会话窗口
升级硬件:如果经常处理大型项目,考虑增加内存或使用更快的存储设备
更新到最新版本:确保使用的是最新版本的Opcode,开发团队会持续优化性能
调整检查点设置:减少检查点的创建频率或禁用文件快照
Q7: Opcode是否支持与其他IDE集成?
A7: 目前Opcode主要作为独立应用程序运行,但提供了一些集成方式:
支持导入和导出项目文件,可与VS Code、IntelliJ等主流IDE交换文件
提供命令行工具,可通过脚本调用部分功能,便于集成到开发工作流
可以配置外部编辑器,在Opcode中点击文件时使用指定的IDE打开
开发团队计划在未来版本中提供更深度的IDE集成,包括VS Code插件等。
6.4 安全与隐私问题
Q8: Opcode如何处理我的API密钥和数据?
A8: Opcode非常重视用户数据安全:
API密钥存储在本地加密的配置文件中,不会上传到任何服务器
所有会话数据和项目文件默认存储在本地设备上
可以选择启用端到端加密保护敏感项目数据
没有数据共享功能,除非用户主动导出并分享文件
应用程序不会收集或发送任何个人数据或使用信息,除非用户选择参与匿名使用统计
Q9: 我担心会话内容的安全性,有什么保护措施?
A9: Opcode提供多种安全措施保护您的会话内容:
本地存储:所有会话数据默认存储在本地,不会自动上传到云端
加密选项:支持对敏感项目启用加密存储,需要密码才能访问
访问控制:可以设置应用程序密码,防止他人未经授权访问Opcode
安全删除:提供"安全删除"功能,彻底清除不需要的会话数据,无法恢复
隐私模式:支持开启隐私模式,不记录会话历史(谨慎使用,此模式下无法创建检查点)
七、相关链接
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winfunc/opcode
八、总结
Opcode是一款功能全面的开源工具包,专为增强Claude Code的使用体验而设计,通过提供直观的图形界面和丰富的功能集,包括项目与会话管理、自定义AI代理、使用分析仪表板、MCP服务器管理以及会话时间线与检查点等,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利用AI辅助开发工具,优化工作流程,控制使用成本,同时支持团队协作和知识共享,适用于个人开发、团队协作、开源项目、教育培训和研究实验等多种场景,其采用的React前端与Rust后端的跨平台架构确保了良好的性能和兼容性,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可靠、高效的AI辅助开发增强工具。
版权及免责申明:本文由@AI工具箱原创发布。该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puzi.cn/ai-news/opco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