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ta AI

网站信息

简称:Lanta AI
语言:多国语言
更新时间:2025-09-13
分类:AI视频生成
收费模式:分层订阅
浏览量:4
Lanta AI官网截图

一、Lanta AI是什么

Lanta AI是一款以AI技术为核心,聚焦视频生成与图像编辑的创意工具平台。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轻量化、智能化的功能设计,降低视觉内容创作的技术门槛,让不同水平的用户都能高效产出惊艳的视频与图像作品。平台依托FramePack、Wan 2.1、混元等主流AI模型,覆盖“从文本/图像到视频”“从视频到风格化视频”“从图像到创意编辑”的全链路创作需求,既支持专业级的细节优化,也提供一键式的智能处理,平衡了创作自由度与操作便捷性,广泛适用于商业宣传、自媒体内容、个人创意表达等多种场景。

与传统视频剪辑或图像设计工具相比,Lanta AI的核心差异在于“AI驱动的生成式能力”——传统工具更依赖用户的手动操作(如逐帧剪辑、手动调色),而Lanta AI通过文本指令(Prompt)、风格模板等方式,让AI自动完成内容生成与优化,大幅缩短创作周期。例如,用户无需掌握复杂的3D建模或动画制作技巧,仅通过一段文字描述,即可生成符合预期的动态视频;无需手动调整滤镜参数,即可让AI将普通照片转换为“Y2K”“赛博朋克”等流行艺术风格。

二、产品功能

Lanta AI的功能体系围绕“视频创作”与“图像编辑”两大核心板块展开,每个板块下细分多个场景化功能,覆盖从内容生成到后期优化的全流程,具体功能详情如下:

(一)AI视频生成功能:从“无”到“有”的创意落地

AI视频生成是Lanta AI的核心功能之一,支持“文本→视频”“图像→视频”两种主流生成模式,结合多模型技术支撑,满足不同创意需求:

  1. 文生视频:文字即脚本,AI秒转动态画面
    用户只需输入详细的文本描述(如“清晨的森林,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草地上,小鹿低头喝水,微风拂动树枝”),AI会自动解析文本中的场景、元素、动态逻辑,生成连贯的动态视频。支持自定义视频时长(如5秒、10秒、30秒)、分辨率(720P、1080P),以及画面风格(如写实、卡通、动漫、油画),适用于快速制作创意短片、广告脚本初稿、短视频素材等。

  2. 图生视频:静态图像“动”起来,赋予画面生命力
    用户上传一张静态图像(如风景照、人物肖像、产品图),AI可基于图像中的元素生成动态效果,例如:将静态的“海边日落图”生成“海浪缓慢起伏、夕阳逐渐下沉、飞鸟掠过天空”的动态视频;将产品设计图生成“360度旋转展示、细节放大”的产品宣传视频。生成过程中,AI会保留图像原有的色彩、构图与核心细节,避免画面失真。

  3. 多模型技术支撑:适配不同场景需求
    为确保视频生成的质量与多样性,Lanta AI整合了FramePack、Wan 2.1、混元等多种主流AI视频模型,不同模型的优势与适用场景如下:

    • FramePack模型:擅长生成高帧率、细节丰富的视频,适合需要展现细腻动态(如水流、毛发飘动)的场景,如产品特写视频、自然风景视频。

    • Wan 2.1模型:主打“自然流畅”与“多场景适配”,能快速理解复杂文本指令,生成符合现实逻辑的画面,适合剧情类短片、自媒体vlog素材。

    • 混元模型:侧重“高质量渲染”与“风格化表达”,支持多种艺术风格(如国潮、印象派)的视频生成,适合创意广告、艺术创作场景。

(二)视频风格转换与优化功能:让普通视频“焕新颜”

除了从无到有的视频生成,Lanta AI还提供“视频转视频”“视频特效添加”“唇形同步”等功能,帮助用户对已有视频进行风格化改造与细节优化:

  1. 视频转视频:一键切换视频风格
    用户上传一段原始视频(如手机拍摄的日常片段、会议录像),可选择多种风格模板(如“赛博朋克”“复古胶片”“动漫风”“水墨风”),AI会自动将视频的色彩、滤镜、画面质感转换为目标风格,同时保留视频原有的人物动作、声音与叙事逻辑。例如,将普通的街头实拍视频转换为“赛博朋克风”(霓虹色彩、科技感线条),或将家庭聚会视频转换为“复古胶片风”(暖色调、颗粒感)。该功能支持“批量转换”,用户可同时上传多个视频,统一调整风格,适用于自媒体账号的内容风格统一、企业宣传视频的批量优化。

  2. 视频特效添加:静态图片变动态特效
    用户上传一张静态图片(如logo、插画、海报),AI可将其转换为具有动态特效的视频素材,例如:将品牌logo生成“渐入渐出、3D旋转、粒子消散”的开场特效;将插画生成“元素逐步浮现、动态缩放”的故事性特效。生成的特效视频可直接用于视频片头、片尾,或作为短视频的封面动态素材,无需用户手动制作关键帧动画。

  3. 唇形同步:打造“会说话”的逼真人物
    针对“虚拟人物视频”“动画配音”等场景,Lanta AI提供唇形同步功能:用户上传人物图像(如虚拟主播形象、动画角色)或人物视频,同时上传配音音频(如旁白、对话),AI会自动分析音频的语音节奏与发音,调整人物的唇形动作,使其与音频完美同步,避免“口型对不上声音”的尴尬。该功能支持多种语言(中文、英文、日语等),唇形动作自然逼真,适用于虚拟主播直播素材、动画短片配音、教育类视频(如虚拟老师讲课)。

(三)AI视频编辑功能:咒语驱动,简化后期流程

传统视频编辑需要学习复杂的时间线操作、转场设置,而Lanta AI推出“咒语驱动的AI视频编辑器”,用户通过文本指令(即“咒语”)即可完成剪辑、特效添加与优化,大幅降低操作门槛:

  1. 智能剪辑:AI自动筛选与拼接素材
    用户上传多个视频片段(如拍摄的多段日常素材),输入剪辑指令(如“保留所有片段中的人物特写,删除无人物的空镜,按时间顺序拼接,添加‘淡入淡出’转场”),AI会自动分析素材内容,筛选符合要求的片段,完成拼接与转场设置。支持“智能去重”,自动删除重复或相似的片段,避免素材冗余。

  2. 特效添加:文本指令触发特效
    用户无需手动在时间线上添加特效,只需输入特效指令(如“在视频第5-8秒添加‘闪电’特效,在人物说话时添加‘字幕弹窗’特效,结尾添加‘模糊淡出’特效”),AI会精准识别时间节点,自动添加对应特效,且特效风格与视频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3. 一键优化:全维度提升视频质量
    针对视频的画质、声音、色彩等问题,提供“一键优化”功能,用户点击后,AI会自动完成:

    • 画质优化:修复模糊、抖动的画面,提升分辨率(如将480P优化至1080P)。

    • 声音优化:去除背景噪音(如风声、杂音),增强人声清晰度,调节音量平衡。

    • 色彩优化:自动调整对比度、饱和度,让画面色彩更鲜艳或更符合目标风格(如“冷色调”“暖色调”)。

(四)AI图像编辑器:文本驱动的图像创意改造

除视频相关功能外,Lanta AI还整合了强大的AI图像编辑工具,支持通过文本指令对图像进行细节修改、风格转换与批量处理:

  1. 文本驱动编辑:Prompt即“画笔”
    用户上传一张图像,输入文本指令(如“将图中的红色连衣裙改为蓝色,在人物手中添加一杯咖啡,背景换成星空”),AI会精准识别图像中的元素,按照指令完成修改,且修改部分与原图像的光影、透视保持一致,避免“违和感”。例如,将普通的室内人像图,通过指令改为“室外草原背景、人物穿牛仔服、手持相机”的旅行风格图,无需手动使用抠图、调色工具。

  2. 智能修复:解决图像常见问题
    针对图像中的瑕疵(如老照片划痕、人像中的痘痘、背景杂物),提供智能修复功能:

    • 老照片修复:自动去除划痕、褪色,还原照片原有色彩与细节。

    • 人像优化:去除痘痘、痘印,调整肤色,优化发型(如“将短发改为长发”),但不改变人物五官轮廓,保持真实感。

    • 背景净化:自动识别并删除背景中的杂物(如路人、垃圾桶),或替换为纯色、渐变背景。

  3. 图片风格转换:一键切换艺术风格
    支持将普通图片转换为多种艺术风格,包括“Y2K”“赛博朋克”“国潮”“印象派”“梵高风格”“卡通”等,且转换过程中实现“高保真”——保留图像中的核心元素(如人物、物体形态),仅改变色彩、笔触、质感。例如,将手机拍摄的猫咪照片,转换为“梵高风格”(浓烈色彩、旋转笔触),或“Y2K风格”(亮粉、浅蓝配色,科技感线条)。

  4. 批量处理:高效应对多图像需求
    针对需要统一处理大量图像的场景(如企业产品图、自媒体配图),支持批量上传图像,统一设置编辑指令(如“所有图片转换为‘国潮风格’,添加品牌logo在右下角,分辨率调整为1080*1080”),AI会自动完成所有图像的处理,避免重复操作,大幅提升效率。

三、产品特色

在当前AI创作工具层出不穷的市场中,Lanta AI凭借以下四大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满足用户的核心痛点:

(一)“全链路”创作覆盖:从生成到优化,无需跨平台

传统创作流程中,用户往往需要在多个工具间切换:用A工具生成视频素材,用B工具进行剪辑,用C工具调整图像风格,操作繁琐且容易导致素材格式不兼容。Lanta AI整合了“视频生成→视频编辑→图像处理”的全链路功能,用户在一个平台内即可完成从“灵感”到“成品”的所有操作:例如,先用“文生视频”生成产品宣传视频素材,再用“咒语驱动编辑器”进行剪辑与特效添加,最后用“图像编辑器”制作配套的宣传海报,无需导出、导入素材,大幅简化流程。

(二)多模型适配:按需选择,平衡质量与效率

不同创作场景对视频/图像的需求差异较大(如商业广告需要高画质,短视频需要快速生成),Lanta AI通过整合FramePack、Wan 2.1、混元等多模型,让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适配的技术方案:

  • 追求细节与画质:选择FramePack模型,生成高帧率、细腻动态的视频。

  • 追求快速与多场景:选择Wan 2.1模型,快速响应复杂指令,适配多种场景。

  • 追求风格化与渲染:选择混元模型,实现高质量艺术风格转换。 这种“多模型可选”的设计,避免了“单一模型无法满足所有需求”的局限,让专业用户与普通用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

(三)低门槛操作:“文本指令”替代“手动操作”

无论是视频生成还是图像编辑,Lanta AI均以“文本指令(Prompt)”为核心操作方式,无需用户掌握专业技能:

  • 零基础用户:无需学习剪辑软件的时间线操作、图层管理,只需用简单文字描述需求(如“将这张照片改为卡通风格”“生成一段10秒的猫咪玩耍视频”),AI即可完成操作。

  • 专业用户:可输入更详细的指令(如“视频风格为‘复古胶片’,帧率24fps,分辨率1080P,第3秒添加‘镜头拉近’特效”),实现精细化控制,兼顾便捷性与专业性。 此外,平台还提供“指令模板库”,包含“产品宣传”“自媒体短视频”“节日祝福”等场景的常用指令,用户可直接套用或修改,进一步降低操作门槛。

(四)高质量输出:细节保真,风格统一

AI工具常见的痛点是“生成内容失真”(如人物面部模糊、视频逻辑混乱),Lanta AI通过技术优化,确保输出质量:

  • 视频生成:保留文本/图像中的核心元素(如产品细节、人物特征),动态效果符合现实逻辑(如物体运动轨迹自然,光影过渡流畅),支持最高1080P高清输出,满足商业宣传的画质需求。

  • 风格转换:避免“风格堆砌”,确保转换后的视频/图像风格统一(如“赛博朋克风”的霓虹色彩、科技线条贯穿整体画面),同时保留原内容的叙事逻辑与关键信息(如视频中的文字字幕、图像中的品牌logo)。

  • 图像编辑:修改部分与原图像的光影、透视、色彩饱和度保持一致,例如将人物衣服颜色从红色改为蓝色时,会同步调整衣服的阴影、反光效果,避免“色块拼接”的违和感。

四、使用方法

Lanta AI的操作流程遵循“上传素材/输入指令→选择参数→生成/编辑→导出”的逻辑,所有功能均支持网页端操作(无需下载客户端),具体步骤以核心功能为例说明:

(一)文生视频使用步骤

  1. 进入功能页面:打开Lanta AI官网,点击导航栏中的“AI视频生成”,选择“文生视频”选项。

  2. 输入文本指令:在文本输入框中,详细描述视频需求,建议包含“场景(如森林、城市)、元素(如人物、动物、物体)、动态(如奔跑、旋转、飘动)、风格(如写实、卡通)、时长(如10秒、20秒)”等信息。例如:“生成一段15秒的卡通风格视频,场景是夜晚的城市街道,有发光的霓虹灯牌,小猫在路边追蝴蝶,镜头缓慢跟随小猫移动。”

  3. 选择参数与模型

    • 基础参数:选择视频分辨率(720P/1080P)、帧率(24fps/30fps)、时长(5秒-60秒)。

    • 模型选择:根据需求选择FramePack(细节优先)、Wan 2.1(流畅优先)、混元(风格优先)。

    • 风格模板:若需进一步明确风格,可从“卡通”“赛博朋克”“复古”等模板中选择,或自定义色彩(如“主色调为蓝色+紫色”)。

  4. 预览与生成:点击“预览指令”,AI会生成简要的“画面描述”,确认是否符合预期;若需调整,可修改文本指令或参数;确认无误后,点击“生成视频”。

  5. 导出视频:视频生成完成后(时长根据视频长度与模型不同,一般为30秒-5分钟),可在线预览效果;若满意,点击“导出”,选择视频格式(MP4/AVI),即可下载到本地;若需修改,可点击“重新生成”,调整指令或参数后再次生成。

(二)视频转视频使用步骤

  1. 进入功能页面:官网导航栏点击“视频转视频”,进入功能界面。

  2. 上传原始视频:点击“上传视频”按钮,选择本地视频文件(支持MP4、AVI、MOV格式,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2GB),或拖拽文件至上传区域;支持批量上传(最多同时上传10个视频)。

  3. 选择风格与优化参数

    • 风格选择:从“赛博朋克”“复古胶片”“水墨风”“动漫风”等模板中选择目标风格,点击风格预览图可查看效果示例。

    • 优化设置:勾选是否需要“画质优化”(如修复模糊、提升分辨率)、“声音优化”(如去噪音、增强人声)。

  4. 批量设置(可选):若上传多个视频,可点击“统一设置”,确保所有视频使用相同的风格与参数;也可点击单个视频的“单独设置”,为不同视频选择不同风格。

  5. 生成与导出:点击“开始转换”,等待AI处理完成(单个视频处理时长约1-3分钟,批量处理时间根据数量增加);处理完成后,可逐一预览视频,满意后点击“批量导出”或单个“下载”,保存至本地。

(三)AI图像编辑(文本驱动)使用步骤

  1. 进入功能页面:官网导航栏点击“AI图像编辑器”,选择“文本驱动编辑”。

  2. 上传图像:点击“上传图片”,选择本地图像文件(支持JPG、PNG、WEBP格式,分辨率最高支持4K)。

  3. 输入编辑指令:在文本框中描述修改需求,例如“将图中人物的黑色短发改为棕色长发,背景中的白色墙壁改为浅蓝色,添加一个白色的书架在人物右侧”。

  4. 预览与调整:点击“预览效果”,AI会生成修改后的图像预览图;若部分修改不符合预期(如发色偏浅),可补充指令(如“将棕色长发调整为深棕色”),点击“再次编辑”。

  5. 导出与批量处理(可选):确认效果后,点击“导出图片”,选择分辨率(原分辨率/1080P/720P)与格式(JPG/PNG);若需批量处理,点击“添加更多图片”,上传其他图像后,复用当前指令或修改指令,完成后批量导出。

(四)咒语驱动的AI视频编辑使用步骤

  1. 进入功能页面:官网导航栏点击“视频编辑”,选择“咒语驱动编辑器”。

  2. 上传视频素材:点击“上传片段”,选择多个本地视频片段(支持MP4、AVI格式),素材上传后会显示在“素材库”中。

  3. 输入剪辑咒语:在“咒语输入框”中,描述剪辑需求,例如“将素材库中的3个片段按上传顺序拼接,删除所有片段中的静音部分,在第2个片段开头添加‘淡入’转场,结尾添加‘字幕:感谢观看’,整体风格调整为‘复古风’”。

  4. 确认参数:选择输出视频的分辨率(720P/1080P)、帧率(24fps/30fps)、格式(MP4)。

  5. 生成与导出:点击“开始剪辑”,AI自动完成拼接、转场、字幕添加等操作;生成后预览效果,若需修改,可补充咒语(如“将字幕颜色改为红色”),再次生成;满意后点击“导出”,下载视频。

五、适合人群

Lanta AI凭借“低门槛、全功能、高质量”的特点,覆盖多元用户群体,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使用平台功能,具体适配场景如下:

(一)自媒体创作者(短视频博主、UP主)

  • 核心需求:快速产出多样化的短视频素材,保持账号内容更新频率;统一视频风格,提升账号辨识度;降低制作成本(避免外包剪辑)。

  • 适配功能

    • 用“文生视频”生成短视频片头、背景素材(如“10秒的星空动态背景”)。

    • 用“视频转视频”将手机拍摄的日常素材转换为统一风格(如“vlog统一为复古胶片风”)。

    • 用“咒语驱动编辑器”快速剪辑素材,添加字幕、特效(如“在人物说话时添加字幕弹窗”)。

  • 使用价值:无需学习专业剪辑软件,1小时内可完成多条短视频制作,提升更新效率;通过风格统一增强账号记忆点,吸引粉丝关注。

(二)中小企业与个体商户

  • 核心需求:制作低成本、高质量的商业宣传内容(如产品介绍视频、活动推广海报);快速响应营销节点(如节日促销、新品上市);批量处理宣传素材(如产品图优化)。

  • 适配功能

    • 用“图生视频”将产品图片生成360度旋转的宣传视频,展示产品细节。

    • 用“唇形同步”制作虚拟主播视频,用于直播带货、品牌介绍(无需真人出镜)。

    • 用“AI图像编辑器”批量优化产品图(如统一背景、添加品牌logo),用于电商平台上架。

  • 使用价值:避免外包设计的高额费用(如一条产品视频外包成本通常数百元,用Lanta AI可低成本自制);营销节点快速响应,无需等待设计周期,提升营销时效性。

(三)教育工作者与培训师

  • 核心需求:制作生动的教学素材(如知识点动画、实验演示视频);优化课件图像(如清晰化老课件、添加标注);降低教学内容制作门槛。

  • 适配功能

    • 用“文生视频”生成知识点动画(如“15秒的地球公转示意图视频”“化学实验反应过程动画”)。

    • 用“AI图像编辑器”优化课件图片(如修复模糊的公式图、为生物结构图添加彩色标注)。

    • 用“视频转视频”将线下讲课录像转换为“课堂风格”(如添加板书特效、重点内容高亮)。

  • 使用价值:教学素材更生动,提升学生注意力;无需掌握动画制作软件,节省备课时间;课件图像更清晰,提升教学效果。

(四)设计与创意从业者(设计师、插画师)

  • 核心需求:快速生成创意初稿,激发灵感;完成重复性设计工作(如批量风格转换);拓展创作形式(如从图像到视频)。

  • 适配功能

    • 用“文生视频”将设计概念(如“未来城市建筑”)生成动态视频,直观展示创意。

    • 用“图像风格转换”批量将插画转换为不同风格(如“将10张插画统一改为国潮风格”),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 用“视频特效添加”将静态设计图(如海报)生成动态特效,用于线上宣传(如社交媒体动态海报)。

  • 使用价值:创意初稿生成效率提升50%以上,避免“卡壳”;重复性工作自动化,专注核心创意设计;拓展“静态→动态”的创作形式,提升作品竞争力。

(五)普通个人用户(创意爱好者、学生)

  • 核心需求:制作个性化内容(如生日祝福视频、旅行纪念短片);编辑日常照片(如风格化、修复老照片);零门槛体验AI创作乐趣。

  • 适配功能

    • 用“文生视频”生成生日祝福视频(如“生成一段20秒的卡通风格生日蛋糕视频,配文字‘生日快乐’”)。

    • 用“AI图像编辑器”修复老照片(如去除划痕、还原色彩),制作旅行纪念册。

    • 用“视频转视频”将旅行拍摄的片段转换为“电影感”风格,分享至社交平台。

  • 使用价值:无需专业技能,即可制作高质量的个性化内容;低成本体验AI创作,满足兴趣需求;社交平台分享内容更具特色,提升互动率。

六、常见问题解答(FAQ)

1. Lanta AI支持哪些设备使用?是否需要下载客户端?

答:Lanta AI目前仅支持网页端使用,无需下载任何客户端或插件,只要设备(电脑、平板、手机)可连接网络并打开浏览器(推荐Chrome、Edge、Safari最新版本),即可访问官网使用所有功能。手机端使用时,建议在浏览器中开启“桌面模式”,获得更完整的操作界面。

2. 生成的视频/图像是否有版权?可以用于商业用途吗?

答:根据Lanta AI版权政策:

  • 免费版用户:生成的内容仅可用于“非商业用途”(如个人社交分享、学习交流),不可用于广告、营销、产品宣传等商业场景,且内容中会带有“Lanta AI”水印。

  • 付费版用户(基础版及以上):生成的内容版权归用户所有,基础版、专业版用户可用于“非盈利性商业场景”(如中小企业内部培训、电商平台产品介绍);企业版用户可用于所有商业场景(如广告投放、品牌宣传),且无水印导出。 注:若生成内容中包含他人肖像、商标等第三方知识产权,需用户自行确保获得授权,避免侵权。

3. 视频生成需要多长时间?为什么有时生成速度很慢?

答:视频生成时间取决于“视频时长、分辨率、模型选择”三个因素:

  • 常规情况:10秒、720P、Wan 2.1模型,生成时间约30秒-1分钟;30秒、1080P、混元模型,生成时间约2-3分钟。

  • 速度慢的原因:

    1. 高峰期拥堵:若在晚间(19:00-22:00)等用户集中使用时段,服务器压力较大,生成速度会变慢。

    2. 参数设置:分辨率越高(如1080P)、时长越长(如60秒)、模型越复杂(如混元模型),生成时间越长。

    3. 网络问题:用户网络不稳定会影响素材上传与结果下载速度,建议使用有线网络或5G网络。 解决方案:可错峰使用,或降低分辨率、缩短时长以加快生成速度。

4. 生成的内容不符合预期,如何调整?

答:若生成结果与需求不符,可通过以下方式优化:

  • 优化文本指令:指令越详细,AI理解越准确。例如,若“生成猫咪视频”结果不符合预期,可修改为“生成一段10秒的橘色猫咪在沙发上玩毛线球的视频,风格为卡通,背景是蓝色客厅”。

  • 调整模型与参数:不同模型擅长的场景不同,若用Wan 2.1模型生成的风格化视频效果差,可尝试切换为混元模型;若画面模糊,可提高分辨率参数。

  • 使用“历史记录”重新生成:官网“个人中心”可查看所有生成记录,点击某条记录的“重新生成”按钮,无需重新上传素材/输入指令,直接调整参数即可,节省时间。

5. 上传的素材(视频、图像)会被Lanta AI保存吗?数据安全有保障吗?

答:Lanta AI重视用户数据安全:

  • 素材存储:用户上传的素材仅用于“生成/编辑过程”,生成完成后,素材会在7天内自动删除(企业版用户可设置“私有云存储”,素材仅保存在用户专属服务器),不会用于其他用途或共享给第三方。

  • 数据加密:所有素材上传、指令传输、结果下载均采用“HTTPS加密协议”,防止数据泄露;服务器符合ISO 27001信息安全认证,定期进行安全检测。

  • 用户控制:用户可在“个人中心-素材管理”中,手动删除已上传的素材,删除后不可恢复。

6. 支持批量处理吗?最多可批量处理多少个文件?

答:支持批量处理,不同套餐的批量上限不同:

  • 免费版:不支持批量处理,需单个文件操作。

  • 基础版:视频批量生成最多5条/次,视频批量转换最多10条/次,图像批量编辑最多20张/次。

  • 专业版:视频批量生成最多20条/次,视频批量转换最多50条/次,图像批量编辑最多100张/次。

  • 企业版:无批量上限,可根据企业需求自定义批量数量(需联系客户经理开通)。 批量处理时,所有文件会使用相同的参数(如风格、分辨率),若需不同参数,需分批次处理。

7. 没有创作灵感,有什么工具可以辅助?

答:Lanta AI提供多种灵感辅助工具:

  • 指令模板库:官网“资源中心”包含“产品宣传”“自媒体短视频”“节日祝福”“教育课件”等10+场景的模板,每个模板都有详细的指令示例,用户可直接套用或修改(如“产品宣传模板:生成30秒的美妆产品展示视频,风格为写实,突出产品质地与使用效果”)。

  • 风格预览库:所有风格模板(如赛博朋克、国潮)均提供“效果示例图/视频”,用户可查看不同风格的实际效果,再选择适配的风格。

  • 创意社区:官网“创意社区”板块,用户可分享自己的作品与指令,也可参考他人的创意(如“用‘文生视频’生成的旅行短片”),获取灵感。

七、总结

Lanta AI作为一站式AI视频与图像创作平台,以“释放创造力”为核心,通过“全链路功能覆盖、多模型技术支撑、低门槛操作、高质量输出”的特色,打破了传统创作的技术壁垒,让不同人群都能高效产出专业级的视觉内容。无论是自媒体创作者快速制作短视频、中小企业低成本完成宣传素材,还是设计师拓展创意形式、普通用户体验AI创作乐趣,Lanta AI都能提供适配的解决方案。

从功能层面看,平台整合了“视频生成(文生/图生)、视频优化(风格转换、唇形同步)、视频编辑(咒语驱动)、图像处理(文本编辑、风格转换)”的全流程工具,无需跨平台操作,大幅简化创作流程;从性价比看,免费版满足基础体验,付费套餐分层定价,兼顾个人与企业的不同需求,商用授权清晰,避免版权风险;从用户体验看,网页端操作无需下载,文本指令替代复杂操作,搭配模板库与客服支持,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

打赏
THE END
作者头像
AI工具集
工具不孤岛,AI集大成——这里有你要的一切智能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