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3D:昆仑万维(SkyworkAI)开源的全向可探索 3D 世界生成框架
一、Matrix-3D是什么?
Matrix-3D是由昆仑万维(SkyworkAI)开发的开源3D场景生成框架,专注于实现“全向可探索3D世界”的构建。该项目通过融合全景表示技术、条件视频生成模型与全景3D重建算法,支持从文本描述或单张图像输入生成大规模、高可控性的3D场景,并允许用户进行360度自由探索。其核心优势在于平衡了场景规模与生成质量,提供快速重建与精细重建两种模式,适配不同硬件需求,广泛适用于虚拟环境开发、游戏场景设计、VR/AR内容创作等领域。
它突破了传统3D场景生成方法在“探索范围”和“可控性”上的局限,通过创新的技术路径实现了从文本或图像到“可自由漫游的3D场景”的端到端生成。
简单来说,传统3D生成工具往往只能创建固定视角的局部场景,或需要专业建模知识;而Matrix-3D的特点是:用户只需输入一段文字(如“阳光明媚的海边沙滩,远处有椰子树和帆船”)或一张图像(如客厅照片),就能自动生成一个可360度任意探索的完整3D场景,且场景支持无限扩展(如从客厅延伸到阳台、厨房)。
该项目的源代码与模型权重完全开源,开发者可基于此二次开发,或直接用于商业与非商业场景。
二、功能特色
Matrix-3D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其“全向性”“可控性”“高效性”三大维度,具体功能特色如下:
1. 大规模全向场景生成,支持无限探索
传统3D生成工具的场景范围有限(如仅能生成一个房间的局部),而Matrix-3D通过“全景表示+场景扩展”技术,可生成支持360度无死角探索的大规模场景。例如:输入“森林中的小木屋”,生成的场景不仅包含小木屋内部,还能延伸到屋外的森林、小路、远处的山脉,用户可自由控制视角移动(前进、后退、转向),实现“沉浸式漫游”。
2. 双输入模式,高可控性定制
支持两种输入方式,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文本驱动(Text-to-Scene):通过自然语言描述控制场景风格、物体分布、环境氛围。例如输入“未来科技感的实验室,有悬浮显示屏和机械臂”,生成的场景会严格匹配描述中的元素与风格。
图像驱动(Image-to-Scene):输入单张图像(如卧室照片),自动生成与图像风格、结构一致的3D场景,并扩展图像外的空间(如从卧室扩展到相连的书房)。
此外,用户可自定义“探索轨迹”(如设定从门口走到窗户的固定路径),生成的场景会按轨迹动态展示,便于制作动画或演示视频。
3. 强泛化能力,支持多样化场景
基于SkyworkAI自研的3D数据与视频模型先验,Matrix-3D可生成多样化场景,覆盖室内(卧室、办公室)、室外(森林、城市)、自然(山脉、海洋)、科幻(太空站、未来都市)等多种类型,且场景细节丰富(如物体纹理、光影效果、动态元素)。
4. 速度与质量平衡,适配多硬件
提供两种全景3D重建方案,兼顾效率与效果:
快速重建(Pano_LRM):基于轻量级模型,可在12GB显存的GPU上运行,生成速度快(单场景约5-10分钟),适合快速预览或低配置设备。
精细重建(Pano_GS_Opt):基于优化型模型,需19GB显存,生成的场景细节更丰富(如物体边缘更清晰、光影更真实),适合高质量场景需求。
功能特色对比表
功能维度 | Matrix-3D | 传统3D生成工具(如NeRF、3D-GAN) |
---|---|---|
探索范围 | 全向360度,支持无限扩展 | 固定视角,局部场景 |
输入方式 | 文本、图像双驱动 | 多为单一输入(如仅文本或仅图像) |
可控性 | 支持自定义探索轨迹、场景扩展方向 | 可控性低,生成结果较难调整 |
硬件适配 | 支持12GB/19GB显存两种模式 | 多需高端GPU(24GB以上) |
场景多样性 | 覆盖室内、室外、科幻等多类型 | 场景类型有限,泛化能力较弱 |
三、技术细节
Matrix-3D的技术架构融合了计算机视觉、生成式AI与3D重建领域的前沿技术,核心模块如下:
1. 全景表示技术(Panoramic Representation)
传统3D场景常用“多视角图像”或“点云”表示,而Matrix-3D采用“全景图序列”作为核心表示形式:
以“球形全景”为基础,将3D场景编码为一系列连续的全景图像(类似360度相机拍摄的画面),每个全景图对应场景中的一个“观察点”。
通过“全景图拼接”算法,实现不同观察点之间的平滑过渡,让用户在移动视角时无割裂感。
这种表示方式的优势是:数据量小(相比点云)、生成速度快(基于2D图像生成技术)、易于扩展(新增观察点即可扩展场景)。
2. 条件视频生成模块(DiffSynth-Studio)
该模块基于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是场景生成的“核心引擎”:
功能:根据输入的文本或图像,生成符合条件的“全景视频序列”(包含场景中不同观察点的连续画面)。
技术特点:
引入“空间一致性约束”,确保生成的视频中物体位置、尺寸在不同帧中保持一致(如桌子不会在移动视角后突然消失)。
融合“风格迁移”技术,使生成的场景风格与输入图像/文本描述高度匹配(如输入“复古风格”,场景会呈现复古色调与家具)。
3. 全景3D重建模块
将生成的全景视频序列转换为可探索的3D场景,包含两种方案:
重建方案 | 技术原理 | 优势 | 适用场景 |
---|---|---|---|
Pano_LRM | 基于轻量级神经网络(Lightweight Rendering Model),直接从全景图预测3D结构 | 速度快,显存需求低(12GB) | 快速预览、低配置设备 |
Pano_GS_Opt | 基于梯度优化(Gradient-based Optimization),通过迭代优化3D参数提升细节 | 细节丰富,光影效果真实 | 高质量场景生成、专业展示 |
4. 超分辨率模块(StableSR/VideoSR)
提升生成内容的分辨率,解决3D场景常见的“模糊问题”:
StableSR:用于单张全景图的超分,提升图像清晰度(如从512x512提升至1024x1024)。
VideoSR:用于视频序列的超分,确保连续帧之间的一致性,避免超分后出现“抖动”。
5. 交互演示模块(gradio_demo)
提供可视化界面,降低使用门槛:
支持通过网页上传图像、输入文本,实时查看生成的3D场景。
内置“视角控制”功能,用户可通过鼠标/键盘控制在场景中的移动(前进、后退、旋转)。
四、应用场景
Matrix-3D的“高可控性”与“全向探索”特性使其适用于多个领域:
1. 虚拟环境构建
应用:快速生成元宇宙虚拟空间、虚拟展厅、线上会议场景等。
案例:企业可输入“现代风格会议室,容纳20人,有大屏幕和白板”,生成3D会议室场景,用于线上会议或虚拟办公平台。
2. 游戏开发辅助
应用:自动生成游戏地图、场景原型,减少美术建模工作量。
案例:游戏开发者输入“中世纪城堡,包含地牢、大厅、塔楼”,生成3D城堡场景,可直接导入游戏引擎进行二次编辑。
3. VR/AR内容创作
应用:为VR头显、AR眼镜生成沉浸式内容,如虚拟旅游、教育培训场景。
案例:教育机构输入“太阳系行星系统,包含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带”,生成可漫游的3D太阳系,学生通过VR设备“游览”宇宙。
4. 建筑与室内设计
应用:根据设计图纸或文字描述,生成3D预览场景,辅助客户沟通。
案例:设计师输入“北欧风格客厅,浅灰色沙发,原木茶几,落地窗朝东”,生成3D客厅场景,客户可360度查看设计效果。
5. 影视动画制作
应用:快速生成动画背景场景,支持按脚本轨迹自动漫游。
案例:动画师输入“科幻电影中的太空站走廊,有闪烁的灯光和悬浮控制台”,生成3D走廊场景,并设定“从走廊入口走到控制室”的轨迹,直接作为动画背景。
五、使用方法
Matrix-3D提供源码运行与Gradio演示两种使用方式,以下为详细步骤:
1. 环境准备
硬件要求
快速重建模式:NVIDIA GPU(显存≥12GB,如RTX 3090)
精细重建模式:NVIDIA GPU(显存≥19GB,如RTX 4090)
CPU:≥8核(推荐16核)
内存:≥32GB
软件依赖
操作系统:Linux(推荐Ubuntu 20.04)/ Windows 10+
Python:3.9+
依赖库:PyTorch 2.0+、CUDA 11.7+、Gradio 3.0+、OpenCV、NumPy等
环境配置命令
# 克隆仓库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SkyworkAI/Matrix-3D.git cd Matrix-3D # 安装依赖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 初始化子模块(如simple-knn) git submodule update --init --recursive
2. 模型下载
项目依赖预训练模型(约20GB),可通过脚本自动下载:
python code/download_checkpoints.py
模型会保存至./checkpoints/
目录,包含视频生成模型、3D重建模型、超分模型等。
3. 运行Gradio演示(推荐新手)
通过网页界面快速体验功能:
# 快速重建模式(12GB显存) python code/gradio_demo/app_matrix3d.py --mode fast # 精细重建模式(19GB显存) python code/gradio_demo/app_matrix3d.py --mode high_quality
运行后,终端会显示本地访问地址(如http://localhost:7860
),打开浏览器即可使用:
选择“输入类型”(文本/图像)。
输入内容(如文本“海边日落场景”或上传一张山脉照片)。
点击“生成场景”,等待5-20分钟(取决于模式与硬件)。
生成完成后,通过界面中的“视角控制”按钮(前进、后退、旋转)探索3D场景。
4. 命令行生成(适合开发者)
通过脚本自定义生成参数,示例如下:
文本生成场景
python code/app_matrix3d.py \ --input_type text \ --input_content "一个充满书籍的图书馆,有木质书架和复古吊灯" \ --output_dir ./outputs/library \ --mode fast # 或 high_quality
图像生成场景
python code/app_matrix3d.py \ --input_type image \ --input_path ./data/case1/room.jpg \ # 输入图像路径 --output_dir ./outputs/room \ --mode high_quality
生成结果会保存至output_dir
,包含:
全景视频序列(
panoramic_videos/
)3D场景文件(
3d_scene/
,可导入Blender等工具查看)探索轨迹视频(
trajectory_video.mp4
)
六、常见问题解答(FAQ)
1. 运行时提示“显存不足”怎么办?
若使用12GB GPU,确保选择
--mode fast
(快速重建模式)。关闭其他占用GPU的程序(如浏览器、其他Python进程)。
降低生成分辨率:在
configs/generate.yaml
中修改image_size
为512(默认768)。
2. 生成的场景与输入描述不符?
检查文本描述是否清晰(避免模糊词汇,如“好看的房间”改为“现代简约风格的卧室,白色墙壁,灰色地毯”)。
图像输入时确保画面清晰,避免过度曝光或模糊。
尝试更新模型:重新运行
download_checkpoints.py
获取最新权重。
3. 场景生成速度太慢?
切换至
fast
模式(速度提升约50%)。减少探索轨迹长度:在Gradio界面中缩短“漫游距离”参数。
升级硬件(如从RTX 3090更换为RTX 4090)。
4. 如何导出场景至其他3D工具(如Blender)?
生成的3d_scene/
目录中包含mesh.obj
文件,可直接导入Blender:
打开Blender → “文件” → “导入” → “Wavefront (.obj)” → 选择
mesh.obj
。
5. 是否支持中文文本输入?
支持。模型对中文描述有较好的理解能力,但建议描述简洁准确(如“中式庭院,有假山和池塘”)。
七、相关链接
模型下载(Hugging Face):https://huggingface.co/Skywork/Matrix-3D
技术报告:arXiv:2508.08086
八、总结
Matrix-3D作为开源的全向3D场景生成框架,通过创新的全景表示与生成技术,实现了从文本或图像到可自由探索的3D世界的高效转换,其在场景规模、可控性与硬件适配性上的平衡,为虚拟环境构建、游戏开发、VR/AR创作等领域提供了实用工具。项目开源的特性不仅降低了3D生成技术的使用门槛,也为开发者提供了二次创新的基础,推动了3D内容生成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版权及免责申明:本文由@人工智能研究所原创发布。该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puzi.cn/ai-news/matrix-3d.html